北落马营社区的叶大妈,亲切地拉着社区书记林渭龙的手。
家里的白墙上,叶大妈写下社区电话。
杭州网讯 北落马营社区70多岁的陈阿姨被关在电梯里,拨通的第一个电话是打给社区;王大伯腿脚不便要找人代买菜,想到的也是社区;87岁的叶大妈更是把社区的电话牢牢写在了墙上。可能你会问,他们为什么与社区这么亲密?
“我们就是老人们的‘预备子女’。”北落马营社区书记林渭龙笑着说,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不方便照顾,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心理上也脆弱起来,因此,照顾老人的职责便落到了社区。
“三色”工作法 关爱有侧重但无遗漏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养老服务的压力逐渐增加。北落马营社区总人数有712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371人,占比达到了19.23%。一边是老小区房屋资源紧缺、没有养老的空间,一边是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养老,特别是居家养老,困扰着杭州不少老小区。
而在北落马营社区,这里有了一个先进的做法,通过前期大量的摸底调查,社区针对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家庭成员情况给他们标注上红、黄、绿三种颜色,提供不同侧重的服务。
社区按区域划分为五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两名社工分别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另有5——10名的居民党员、组长、骨干协助日常关怀老人事务。
第一类:红色老人。社区将高龄的、身体情况较差、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标注为“红色老人”,是网格里的重点关注对象。网格内的成员必需做到两天一关怀,三天一问候,给予老人充分的关怀和照顾。
第二类:黄色老人。多属于空巢但孩子在本市区的老人,相对“红色老人”而言,“黄色老人”受子女照顾略多些,网格内的成员要求做到一星期一关怀。
第三类:绿色老人。绿色老人与子女住的较近、也经常见面,虽然是独居,但子女住在附近小区,受照顾情况较好。因此,网格内成员做到两星期一问候。
目前 182名老人享受到北落马营社区居家养老照顾
城南家园16幢的叶大妈已经87岁了,因为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她被纳入到社区的“红色老人”行列中。
“子女晚上过来陪我过夜,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去上班。”叶大妈说,白天的“真空期”就由社区来照顾,他们每周最少两次上门看望,跟自己的子女没有两样。
叶大妈拿出手里的一张黄色方块纸,这是一张紫阳街道居家服务券,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紫阳街道依据老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等每月发放养老券,有了这张券,老人可以预约很多服务,比如家政保洁、管道疏通、水电维修等等。“最多的还是家政服务,北落马营社区每月有300多个小时的服务。”在水一方养老服务集团紫阳站站长徐海婴说,家政服务包括洗衣服、拖地、理发等,一张券抵扣掉一个小时。
杭州网记者从北落马营社区了解到,目前,社区已将182名老人纳入到“三色”照料系统中,这些老人年龄70岁以上,多是本辖区原有居民或是退休后转入社区的居民。除了已在系统中的182名老人外,下一步,社区还将流动人口中符合条件的老人也纳入进来,社区、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共同管理,实现无缝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