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睦剧小镇听千古绝唱 第二届“千岛湖屏门睦剧文化旅游节”开幕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1-02 09:35:42

11月1日,在第二届“千岛湖屏门睦剧文化旅游节”上,年近花甲的王殊萍再次登上家乡的睦剧大舞台,表演了传统剧目《看花灯》。谁也没想到,这个和睦剧有着一生情缘的奇女子,与几十名老睦剧人一起,把当年的“绝唱”变为“经典永流传”。

20年前,在浙江儿童艺术剧院,王殊萍眼含泪花,和演员们一起缓缓走向前台,向观众长时间90度鞠躬……她们这是在为睦剧《雪兰花》谢幕,也是为这个濒临灭绝的剧种谢幕。

当年的“绝唱”已成经典,但历经百转千回,这个有着百余年历史、被列入国家“非遗”项目的地方戏小剧种,居然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睦剧起源于清末,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前身是“竹马班”,因为早期演出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角色,也被称为“三脚戏”。它来自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睦剧兴盛时,村村都有竹马班,岁岁都演三脚戏。老睦剧人何仁德说:“当年不管是放牛、种麦,还是磨豆腐、编斗笠,大家都是边做边唱,有时你唱上句,我接下句,瘾头上来,干脆把锄头一摞,径直唱和起来。”像传统睦剧小戏《采桑》《牧牛》《偷笋》《补背塔》《借墨斗》《磨豆腐》等,光从戏名上就知道,反映的都是农村劳动群众的日常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才唱戏。睦剧的命运也和万千百姓一样,随着时代的大潮迭荡起伏,历经兴衰荣辱。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睦剧团以来,剧团两次被解散,演职人员全部下放农村或企业,生活陷入困境。有的演员远走他乡,到外省的旅游景点上唱戏赚钱。

“当年为了双胞胎女儿有学上,再苦再累再被人瞧不起都能忍受,但春节除夕夜,电话里传来女儿的声音,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说起那段经历,58岁的何仁德眼圈泛红,这个从不在人前落泪的汉子,曾无数次在心里问自己,“何仁德,你是不仁不德吗?竟落到如此境地!”

即使生活潦倒,几近绝境,但60多名分散各处的老睦剧人仍初心不改,对睦剧的挚爱始终分毫未减。

1989年,淳安睦剧团撤销后,60多位睦剧艺人自发组织睦剧艺社,整理出版《睦剧戏曲志》《睦剧音乐志》,录制发行《睦剧精曲选》磁带。1997年12月,睦剧小戏《赤膊女婿》获文化部群星奖、优秀奖。1998年10月,《睦剧发展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年,睦剧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几代人的坚守终于迎来了睦剧的春天。2015年,淳安睦剧团重新挂牌,八十高龄的睦剧老戏骨王睦花重新披挂上阵,给招募来的年轻演员当“导师”。她从没想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一天!

如今,在淳安县,除了淳安睦剧团这个“王牌军”,还有6个业余团队。在睦剧小镇屏门乡,不仅有睦剧学校、睦剧大舞台,在当天的旅游节上,浙江音乐学院睦剧艺术家教学传承基地又落户于此。

千岛湖的青山绿水间,清亮质朴的睦剧,又缭绕在各个村庄的廊桥上、祠堂里,几代老睦剧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而睦剧这一小剧种在淳安乡土间的这一幕幕发展剪影,看似不过是地方文化的“自家小事”,实际上却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发展、丰富的缩影。中华文化从来都是在乡土中萌发、壮大、演变、发展的。也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不遗余力的保护和传承,才使得一个个地方文化最终有机会汇聚成中华文化这一傲立于世界之林的人类瑰宝,也让我们在坚持文化自信的时候,有了真正的基石和底气。

来源:杭州网  作者:​ 通讯员 刘波 方婷婷 杨奇 杨波 见习记者 陈培  编辑:王帆

在睦剧小镇听千古绝唱 第二届“千岛湖屏门睦剧文化旅游节”开幕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1-02 09:35:42

11月1日,在第二届“千岛湖屏门睦剧文化旅游节”上,年近花甲的王殊萍再次登上家乡的睦剧大舞台,表演了传统剧目《看花灯》。谁也没想到,这个和睦剧有着一生情缘的奇女子,与几十名老睦剧人一起,把当年的“绝唱”变为“经典永流传”。

20年前,在浙江儿童艺术剧院,王殊萍眼含泪花,和演员们一起缓缓走向前台,向观众长时间90度鞠躬……她们这是在为睦剧《雪兰花》谢幕,也是为这个濒临灭绝的剧种谢幕。

当年的“绝唱”已成经典,但历经百转千回,这个有着百余年历史、被列入国家“非遗”项目的地方戏小剧种,居然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睦剧起源于清末,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前身是“竹马班”,因为早期演出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角色,也被称为“三脚戏”。它来自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睦剧兴盛时,村村都有竹马班,岁岁都演三脚戏。老睦剧人何仁德说:“当年不管是放牛、种麦,还是磨豆腐、编斗笠,大家都是边做边唱,有时你唱上句,我接下句,瘾头上来,干脆把锄头一摞,径直唱和起来。”像传统睦剧小戏《采桑》《牧牛》《偷笋》《补背塔》《借墨斗》《磨豆腐》等,光从戏名上就知道,反映的都是农村劳动群众的日常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才唱戏。睦剧的命运也和万千百姓一样,随着时代的大潮迭荡起伏,历经兴衰荣辱。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睦剧团以来,剧团两次被解散,演职人员全部下放农村或企业,生活陷入困境。有的演员远走他乡,到外省的旅游景点上唱戏赚钱。

“当年为了双胞胎女儿有学上,再苦再累再被人瞧不起都能忍受,但春节除夕夜,电话里传来女儿的声音,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说起那段经历,58岁的何仁德眼圈泛红,这个从不在人前落泪的汉子,曾无数次在心里问自己,“何仁德,你是不仁不德吗?竟落到如此境地!”

即使生活潦倒,几近绝境,但60多名分散各处的老睦剧人仍初心不改,对睦剧的挚爱始终分毫未减。

1989年,淳安睦剧团撤销后,60多位睦剧艺人自发组织睦剧艺社,整理出版《睦剧戏曲志》《睦剧音乐志》,录制发行《睦剧精曲选》磁带。1997年12月,睦剧小戏《赤膊女婿》获文化部群星奖、优秀奖。1998年10月,《睦剧发展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年,睦剧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几代人的坚守终于迎来了睦剧的春天。2015年,淳安睦剧团重新挂牌,八十高龄的睦剧老戏骨王睦花重新披挂上阵,给招募来的年轻演员当“导师”。她从没想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一天!

如今,在淳安县,除了淳安睦剧团这个“王牌军”,还有6个业余团队。在睦剧小镇屏门乡,不仅有睦剧学校、睦剧大舞台,在当天的旅游节上,浙江音乐学院睦剧艺术家教学传承基地又落户于此。

千岛湖的青山绿水间,清亮质朴的睦剧,又缭绕在各个村庄的廊桥上、祠堂里,几代老睦剧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而睦剧这一小剧种在淳安乡土间的这一幕幕发展剪影,看似不过是地方文化的“自家小事”,实际上却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发展、丰富的缩影。中华文化从来都是在乡土中萌发、壮大、演变、发展的。也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不遗余力的保护和传承,才使得一个个地方文化最终有机会汇聚成中华文化这一傲立于世界之林的人类瑰宝,也让我们在坚持文化自信的时候,有了真正的基石和底气。

来源:杭州网  作者:​ 通讯员 刘波 方婷婷 杨奇 杨波 见习记者 陈培  编辑:王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