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入党,党龄70年,抗美援朝老兵蔡昌礼亲述回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4-02 11:26:54

得知翠苑街道要上门采访后,这一天,居住在翠苑五区的抗美援朝老兵蔡昌礼郑重地穿上了军装,收拾得齐齐整整,并在胸前佩戴了好几枚象征荣誉的军功章。他用手指着军功章,向我们一个个介绍道:“这两个是三等功的军功章……这一个是2019年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这个是2020年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话语间,语调平稳,语速稍慢,89岁高龄的老兵蔡昌礼将故事娓娓道来。尽管距离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了71年,可在蔡昌礼的记忆里,那段背井离乡、炮火纷飞的艰难战争岁月依旧清晰,话头一起,他每每叙述地停不下来,深深沉浸在回忆中。

“炮弹要节约,要尽量打得准、打得狠才能行”

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时,蔡昌礼才18岁,是一名炮兵。那时候武器设备落后,炮弹数量少,每一发炮弹都极为可贵,需要精准的人工计算,直击敌方要害。

“那时候一发炮弹要105块,我们自己造炮弹很少,所以炮弹要节约,要尽量打得准、打得狠才能行。”蔡昌礼说着翻开了一个小本子,指着本子上的计算公式说:“我们的大炮要怎么打,要下口令。炮弹打出去后,要看打中了没有,要及时进行修正,要计算炮的方向转多少,要观察目标的距离远近等等,我这个本本上都记着的。”

这是一本记载着许多数学公式、炮兵作战要领、测绘图的笔记本,本子很小,比一个手掌大不了多少,字迹清晰,上头文字细细密密地铺满了书页,字体虽小而工整,配以手绘图,清晰明确,还用红笔勾画出了重点词句。此后这本笔记本就像是一个形影不离的老伙伴,一直陪伴了蔡昌礼大半辈子。

实际上,蔡昌礼还有好几本笔记本,除去那本炮兵笔记,留存到现在的还有六本笔记本,有记录红色学习、理论知识的,有记录日常生活、发表感言感想日记的……每一本笔记都如炮兵笔记那样,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作为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在其中一本笔记里,蔡昌礼还抄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和《志愿军战歌》的歌词和简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蔡昌礼一句中文一句朝鲜语地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因为历时已久、年事已高,唱朝鲜语歌词部分时,蔡昌礼磕绊停顿了好几次,却仍记得大半。

“我是在战争前线入的党,党龄70年了”

谈及当年的入党记忆,蔡昌礼首先讲了个故事。那时候在班里,蔡昌礼注意到,有几个老同志干事情、做工作很积极,总是抢着干活,很注重互相之间的帮忙,比如帮着体力差的同志挑水等等。

“后来啊我才知道,这些带头干、冲在前的同志都是党员。他们处处都带头干工作、劳动。”蔡昌礼就在这时,在心里埋下了入党的火种,各方面都向党员标准看齐。再后来,在一次思想谈话后,蔡昌礼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入党申请书中,他这样写到:我也应该向这些老同志学习,我也应该多干点活,向劳动者学习。一名党员就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要争着去干、抢着去干。打仗的时候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掩护同志们,处处都起带头作用。

“我是1951年在战争前线入的党,党龄70年了。”蔡昌礼说,当年党员预备期满后,在远离家乡的前线上,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仪式简简单单,而他心底的热血却更加沸腾了。

时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10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祖国日新月异,千变万化,曾经积贫积弱,如今富强繁荣。

“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就是感激。祝福我们的党,希望在下一个一百年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富强,我要一直跟党走下去!”蔡昌礼眼含热泪。

“以前和现在,一个地一个天,不能比了”

在异国他乡,听的是枪炮,看的是鲜血,最基本的吃与喝都十分不易。

“吃的多是磨的炒面、玉米粉、大米,先炒熟了,之后磨成粉,用冷水调调就吃了,没有蔬菜,也没有营养的东西吃。有一点点盐,其他的味道没有了,肉就不用说了。”蔡昌礼摆了摆手,接着说,“都是将就过日子。”

由于长期吃不到蔬菜,蔡昌礼患上了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清,夜晚无法站岗放哨,直到后来,通过吃前苏联援助的维生素,才慢慢恢复过来。

而那时候别说是开水,冷水有时候都喝不到。蔡昌礼回忆到,战士们都是趁着夜幕,从山顶跑到山脚下去接力挑水。挑水的时候,第一个人先把挑水的桶拿下去,到山脚下把水舀起来装好。一个人挑水没有这么多力气,一般第一个人跑到三四十公尺时,由第二个人接过水接着跑,一个传一个,挑一次水都要三五个人才能够挑到水。吃点水很困难,都要抢时间,动作慢了,飞机就来了。“敌人看到我们的话会把炮弹打过来,我们要牺牲要伤亡。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外面抢时间,速度要快,要赶紧把水扛回山洞里。”

提及今昔对比,蔡昌礼并没有多说什么,在他看来,如今的生活和昔日的生活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他说:“以前和现在,一个地一个天,现在衣暖饭饱,吃得有营养,那时候有的吃就不错了,不能比了。”

岁月不减党员本色,历史永驻英雄光辉,我们理当牢记,祖国的繁荣昌盛是在党的领导下,由一代代人浴血奋战、一代代人砥砺前行、一代代人奋发图强拼搏来的。像蔡昌礼这样的老兵、老党员还有许许多多,不论岁月如何蹉跎,历史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而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来源:杭州网  作者:通讯员 吴雨婷  编辑:张翟

前线入党,党龄70年,抗美援朝老兵蔡昌礼亲述回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4-02 11:26:54

得知翠苑街道要上门采访后,这一天,居住在翠苑五区的抗美援朝老兵蔡昌礼郑重地穿上了军装,收拾得齐齐整整,并在胸前佩戴了好几枚象征荣誉的军功章。他用手指着军功章,向我们一个个介绍道:“这两个是三等功的军功章……这一个是2019年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这个是2020年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话语间,语调平稳,语速稍慢,89岁高龄的老兵蔡昌礼将故事娓娓道来。尽管距离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了71年,可在蔡昌礼的记忆里,那段背井离乡、炮火纷飞的艰难战争岁月依旧清晰,话头一起,他每每叙述地停不下来,深深沉浸在回忆中。

“炮弹要节约,要尽量打得准、打得狠才能行”

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时,蔡昌礼才18岁,是一名炮兵。那时候武器设备落后,炮弹数量少,每一发炮弹都极为可贵,需要精准的人工计算,直击敌方要害。

“那时候一发炮弹要105块,我们自己造炮弹很少,所以炮弹要节约,要尽量打得准、打得狠才能行。”蔡昌礼说着翻开了一个小本子,指着本子上的计算公式说:“我们的大炮要怎么打,要下口令。炮弹打出去后,要看打中了没有,要及时进行修正,要计算炮的方向转多少,要观察目标的距离远近等等,我这个本本上都记着的。”

这是一本记载着许多数学公式、炮兵作战要领、测绘图的笔记本,本子很小,比一个手掌大不了多少,字迹清晰,上头文字细细密密地铺满了书页,字体虽小而工整,配以手绘图,清晰明确,还用红笔勾画出了重点词句。此后这本笔记本就像是一个形影不离的老伙伴,一直陪伴了蔡昌礼大半辈子。

实际上,蔡昌礼还有好几本笔记本,除去那本炮兵笔记,留存到现在的还有六本笔记本,有记录红色学习、理论知识的,有记录日常生活、发表感言感想日记的……每一本笔记都如炮兵笔记那样,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作为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在其中一本笔记里,蔡昌礼还抄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和《志愿军战歌》的歌词和简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蔡昌礼一句中文一句朝鲜语地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因为历时已久、年事已高,唱朝鲜语歌词部分时,蔡昌礼磕绊停顿了好几次,却仍记得大半。

“我是在战争前线入的党,党龄70年了”

谈及当年的入党记忆,蔡昌礼首先讲了个故事。那时候在班里,蔡昌礼注意到,有几个老同志干事情、做工作很积极,总是抢着干活,很注重互相之间的帮忙,比如帮着体力差的同志挑水等等。

“后来啊我才知道,这些带头干、冲在前的同志都是党员。他们处处都带头干工作、劳动。”蔡昌礼就在这时,在心里埋下了入党的火种,各方面都向党员标准看齐。再后来,在一次思想谈话后,蔡昌礼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入党申请书中,他这样写到:我也应该向这些老同志学习,我也应该多干点活,向劳动者学习。一名党员就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要争着去干、抢着去干。打仗的时候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掩护同志们,处处都起带头作用。

“我是1951年在战争前线入的党,党龄70年了。”蔡昌礼说,当年党员预备期满后,在远离家乡的前线上,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仪式简简单单,而他心底的热血却更加沸腾了。

时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10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祖国日新月异,千变万化,曾经积贫积弱,如今富强繁荣。

“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就是感激。祝福我们的党,希望在下一个一百年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富强,我要一直跟党走下去!”蔡昌礼眼含热泪。

“以前和现在,一个地一个天,不能比了”

在异国他乡,听的是枪炮,看的是鲜血,最基本的吃与喝都十分不易。

“吃的多是磨的炒面、玉米粉、大米,先炒熟了,之后磨成粉,用冷水调调就吃了,没有蔬菜,也没有营养的东西吃。有一点点盐,其他的味道没有了,肉就不用说了。”蔡昌礼摆了摆手,接着说,“都是将就过日子。”

由于长期吃不到蔬菜,蔡昌礼患上了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清,夜晚无法站岗放哨,直到后来,通过吃前苏联援助的维生素,才慢慢恢复过来。

而那时候别说是开水,冷水有时候都喝不到。蔡昌礼回忆到,战士们都是趁着夜幕,从山顶跑到山脚下去接力挑水。挑水的时候,第一个人先把挑水的桶拿下去,到山脚下把水舀起来装好。一个人挑水没有这么多力气,一般第一个人跑到三四十公尺时,由第二个人接过水接着跑,一个传一个,挑一次水都要三五个人才能够挑到水。吃点水很困难,都要抢时间,动作慢了,飞机就来了。“敌人看到我们的话会把炮弹打过来,我们要牺牲要伤亡。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外面抢时间,速度要快,要赶紧把水扛回山洞里。”

提及今昔对比,蔡昌礼并没有多说什么,在他看来,如今的生活和昔日的生活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他说:“以前和现在,一个地一个天,现在衣暖饭饱,吃得有营养,那时候有的吃就不错了,不能比了。”

岁月不减党员本色,历史永驻英雄光辉,我们理当牢记,祖国的繁荣昌盛是在党的领导下,由一代代人浴血奋战、一代代人砥砺前行、一代代人奋发图强拼搏来的。像蔡昌礼这样的老兵、老党员还有许许多多,不论岁月如何蹉跎,历史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而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来源:杭州网  作者:通讯员 吴雨婷  编辑:张翟

相关阅读
得知翠苑街道要上门采访后,这一天,居住在翠苑五区的抗美援朝老兵蔡昌礼郑重地穿上了军装,收拾得齐齐整整,并在胸前佩戴了好几枚象征荣誉的军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