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在杭州的笕桥地域,自古历史悠久,农耕文化丰富,自古读书蔚然成风,历代名人、乡贤辈出。而其中又以耕读好学、谦让包容、乐于施善的“义信文化”最有渊源。
宋室南渡后,由宋徽宗显肃郑皇后三世外甥、太尉郑兴裔,为收置因北宋灭亡逃难到临安(杭州)无家可归的本族和外族人,以及本地饥民,在弄口购地600余亩建立义庄,种植大麦、荞麦、蔬茹等农作物,给予难民宿食,成为南宋时期全国最大的义庄。
郑兴裔的义信之举,成为当地人的榜样,他向贫苦人家的捐助家喻户晓。所以,笕桥百姓对其十分感恩,郑太尉卒后,人们就在后沙河永安桥(麦庄桥)东侧建立了麦庄庙祭祀。使“义信道德”成为笕桥人崇尚的道德,润泽笕桥千百年。
“持义守信”成为笕桥弄口人的信条,不仅使古时“枸桔弄邻里少有词讼争斗”发生,也成为笕桥一带街镇集市行贩商贾恪守的诚信行规,使笕桥这些市镇数百年来生意经久不衰,成为城东商贸重镇。
4月26日上午,笕桥街道明桂社区与古都文化研究会城东分会联合主办研讨会,对南宋慈善家郑兴裔及笕桥“义信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了让持义守信的“笕桥义信文化”再次被人熟知,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笕桥街道党工委委员方小华说:“希望能把郑兴裔的人物事迹与信义文化结合起来,打造一条以‘义信文化’为内容的主题墙绘。”
据悉,笕桥街道准备深入挖掘“信义文化”,目前,街道将在机场路、同协路、开创街等主干道制作义信文化主题墙绘400多米,共计1000余平方。此外,笕桥历史文化街区,也将在今年三季度启动征迁,预计在年底前完成357户居民户的征收工作,后期将围绕传承和保护笕桥义信文化,建设义信文化馆和戴进纪念馆等文化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