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求真务实初心 展现司法为民情怀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3-21 11:28:25

blob.png

blob.png

2019年初,杭州市下城区司法局挂职干部施炜开始到江山市司法局挂职党组成员、副局长,挂职期间始终坚持把挂职当做任职,把江山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保持“兢兢业业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优秀品格。

在立足司法行政本职工作的同时,牢固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宗旨意识,在为民服务中展现党员干部的担当,努力为江山市乡村振兴和山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

初到江山,施炜就日思夜想:结合司法行政和山海协作工作,自己能为全市的发展和江城百姓做些什么?

带着这一问题,他坚持在工作中寻找答案。

当了解到江山市还没有仲裁分会时,他万分焦急。为了让群众少跑腿,筹建衢州地区第一家仲裁分会被提上议程。万事开头难,施炜一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对接业务,一边组织干部赴金华义乌、江西广丰等地考察学习,并亲力亲为当好场地改造的设计员和建设施工的安全员,确保仲裁分会筹建的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安全有序开展。

在衢州、江山两级司法局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衢州仲裁委员会江山分会正式挂牌成立,并组建了一支16人的江山籍仲裁员队伍,仅仅一年时间,受理案件的涉案标的就达到736万元。

同时,依托互联网办案平台,实现仲裁案件网上受理、开庭和裁决、送达,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江山市司法局也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从此,群众和企业发生纠纷需要仲裁服务,就不用赶到30多公里之外的衢州仲裁委员会去申请和开庭。

以服务城南征迁为契机

提高法治保障能力

建立仲裁分会后,施炜又投身江山市城南新城征迁工作中。他克服不通晓江山方言的不利因素,发扬“白+黑、5+2”的拼搏精神,带领干部冲在征迁工作一线。

初期,听到他讲普通话,征迁户都选择避而不见。但是,随着他不分昼夜的一趟又一趟上门做工作,征迁户从最初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到最后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咨询政策并成功签约。

征迁户王某某签约后,感动的说:“看着你和干部们饿着肚子替我们来回奔波,我相信你们能够保障我的合法权益。”

同时,他还将下城区城中村连片改造的经验做法带到江山,发挥“政策法规宣讲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律服务代办员”的职能优势,助力市司法局2次均已全面清零第一的成绩,不仅率先完成领办任务,还获市政府集体嘉奖和执行“十条军规”典型事项通报表扬。

在施炜看来,只要我们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制定和实施政策,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经历过征迁工作,他坚持不等不靠、边干边学,虚心向身边的领导和同志们请教,在工作中学习提高。一边学习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相关法律法规,一边积极参加江山市政府法律服务工作组,为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机关合同提供合法性审查意见50余条,助力江山市获评全省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

以项目化为抓手

提升江山普法品牌影响力。

在分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施炜也颇有建树,并有自己的一番心得。他坚持以项目化的理念为抓手,仅一年时间,就建成普法项目20余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7个,衢州市级77个,创建数量和质效领跑衢州。

2020年12月,作为全省仅有的2个县(市、区)之一,被推荐至四省联办的第二届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论坛上作经验交流。

曾经有同志认为普法工作是虚的,施炜却不以为然,明确提出“要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化是最好的抓手”。

为此,他坚持虚功实做,一年中带领干部跑遍20个普法项目实施单位和40余个村(社区),悉心指导普法项目建设和基层法治创建,并创新性的制定实施普法联络员工作制度,召开民主法治村创建现场会,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创办《普法云课堂》和《与法有约》视频普法栏目,推出“你学法我送券”和“普法夜市”等活动;组建“青骑小哥”普法团队,自编自导自演普法快板、歌曲和小品,相关视频在学习强国播出宣传;承办浙江省民法典讲师团走进法治乡村知行讲堂活动,吸引46.7万名网友在线观看;举办项目化普法成果展示大赛,群众对普法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江山市普法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挂职两年多来,施炜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帮助江山市高质量发展。例如,李坪村“古法红糖”项目建成使用并办理了食品小作坊证,“糖香园”项目依法有序开工建设,使乡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增收有了法治保障;邀请下城区、杭州市的“金牌和事佬”,帮助江山培训人民调解员500余人次,不断提升当地调解员依法化解民间纠纷的能力水平;6.6洪灾发生后,他主动联系下城区慈善总会,为江山捐助10万元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坚持党员挂联和结对帮扶制度,每月走访低收入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和相关法规,并主动送上生活慰问品,努力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正如他自己常说的那句话:两年须江水,一生江山情。挂职工作有舍有得,舍的是陪伴妻儿和家人的时间,得的是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陈文婧  编辑:王帆

坚守求真务实初心 展现司法为民情怀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3-21 11:28:25

blob.png

blob.png

2019年初,杭州市下城区司法局挂职干部施炜开始到江山市司法局挂职党组成员、副局长,挂职期间始终坚持把挂职当做任职,把江山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保持“兢兢业业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优秀品格。

在立足司法行政本职工作的同时,牢固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宗旨意识,在为民服务中展现党员干部的担当,努力为江山市乡村振兴和山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

初到江山,施炜就日思夜想:结合司法行政和山海协作工作,自己能为全市的发展和江城百姓做些什么?

带着这一问题,他坚持在工作中寻找答案。

当了解到江山市还没有仲裁分会时,他万分焦急。为了让群众少跑腿,筹建衢州地区第一家仲裁分会被提上议程。万事开头难,施炜一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对接业务,一边组织干部赴金华义乌、江西广丰等地考察学习,并亲力亲为当好场地改造的设计员和建设施工的安全员,确保仲裁分会筹建的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安全有序开展。

在衢州、江山两级司法局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衢州仲裁委员会江山分会正式挂牌成立,并组建了一支16人的江山籍仲裁员队伍,仅仅一年时间,受理案件的涉案标的就达到736万元。

同时,依托互联网办案平台,实现仲裁案件网上受理、开庭和裁决、送达,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江山市司法局也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从此,群众和企业发生纠纷需要仲裁服务,就不用赶到30多公里之外的衢州仲裁委员会去申请和开庭。

以服务城南征迁为契机

提高法治保障能力

建立仲裁分会后,施炜又投身江山市城南新城征迁工作中。他克服不通晓江山方言的不利因素,发扬“白+黑、5+2”的拼搏精神,带领干部冲在征迁工作一线。

初期,听到他讲普通话,征迁户都选择避而不见。但是,随着他不分昼夜的一趟又一趟上门做工作,征迁户从最初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到最后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咨询政策并成功签约。

征迁户王某某签约后,感动的说:“看着你和干部们饿着肚子替我们来回奔波,我相信你们能够保障我的合法权益。”

同时,他还将下城区城中村连片改造的经验做法带到江山,发挥“政策法规宣讲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律服务代办员”的职能优势,助力市司法局2次均已全面清零第一的成绩,不仅率先完成领办任务,还获市政府集体嘉奖和执行“十条军规”典型事项通报表扬。

在施炜看来,只要我们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制定和实施政策,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经历过征迁工作,他坚持不等不靠、边干边学,虚心向身边的领导和同志们请教,在工作中学习提高。一边学习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相关法律法规,一边积极参加江山市政府法律服务工作组,为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机关合同提供合法性审查意见50余条,助力江山市获评全省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

以项目化为抓手

提升江山普法品牌影响力。

在分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施炜也颇有建树,并有自己的一番心得。他坚持以项目化的理念为抓手,仅一年时间,就建成普法项目20余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7个,衢州市级77个,创建数量和质效领跑衢州。

2020年12月,作为全省仅有的2个县(市、区)之一,被推荐至四省联办的第二届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论坛上作经验交流。

曾经有同志认为普法工作是虚的,施炜却不以为然,明确提出“要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化是最好的抓手”。

为此,他坚持虚功实做,一年中带领干部跑遍20个普法项目实施单位和40余个村(社区),悉心指导普法项目建设和基层法治创建,并创新性的制定实施普法联络员工作制度,召开民主法治村创建现场会,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创办《普法云课堂》和《与法有约》视频普法栏目,推出“你学法我送券”和“普法夜市”等活动;组建“青骑小哥”普法团队,自编自导自演普法快板、歌曲和小品,相关视频在学习强国播出宣传;承办浙江省民法典讲师团走进法治乡村知行讲堂活动,吸引46.7万名网友在线观看;举办项目化普法成果展示大赛,群众对普法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江山市普法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挂职两年多来,施炜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帮助江山市高质量发展。例如,李坪村“古法红糖”项目建成使用并办理了食品小作坊证,“糖香园”项目依法有序开工建设,使乡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增收有了法治保障;邀请下城区、杭州市的“金牌和事佬”,帮助江山培训人民调解员500余人次,不断提升当地调解员依法化解民间纠纷的能力水平;6.6洪灾发生后,他主动联系下城区慈善总会,为江山捐助10万元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坚持党员挂联和结对帮扶制度,每月走访低收入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和相关法规,并主动送上生活慰问品,努力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正如他自己常说的那句话:两年须江水,一生江山情。挂职工作有舍有得,舍的是陪伴妻儿和家人的时间,得的是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陈文婧  编辑:王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