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 > 县市区频道 > 镇街汇

北大学生实践基地落户淳安,师生在“大下姜”田间地头寻找“两山”答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8-08 15:27:39

“为什么下姜村会被选为时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汛期水位这么高,你们是如何应对的?”“下姜村这么多老年人的生活是如何保障的?”8月7日下午4点,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淳安下姜村进行,提问的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十余名学生,回答问题的是下姜村的群众。

这群北大师生之所以走出课堂,走入“大下姜”的田间地头,为的是向下姜村村委和各领域负责人寻求心中一系列疑问的答案。就在前一日,北京大学思政实践课基地正式落户淳安,并选中“大下姜”作为主要阵地。“大下姜”也由此走出“深闺”,开始成为国内高等院校的教育实践基地。

“大下姜”有如此魅力,源于她和“两山”之间有特别的情缘。下姜村是浙江五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也是“两山论”的早期萌芽地,这些年来在全面推进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共赢、具有淳安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寻源,这是北大师生的首个心愿。下午时分,大家刚一来到“大下姜”,稍稍休息之后便直奔进薛家源码头。2003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正是从这里上岸,经过100多个盘山弯道颠簸,才来到下姜村。如今,码头一带依然草木青青,从码头到下姜村一路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码头到下姜村里,只需十分钟就能到!”薛家源村党总支书记王华明刚才感叹完毕,便被师生们拉着询问当时的情景。

离开薛家源码头,车辆沿着宽阔的柏油马路行驶了10 分钟,大家来到了位于下姜村的中药材基地。“这个黄精是帮助村民致富的一种林下中药材,最近几年发展不错。”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大家了解了“大下姜”林下经济的发展情况,还现场组织了一场林下劳动,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撸起袖子帮助农户挖除了大片杂草。“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以前生活在城里,只在新闻报道里和中药材种植接触过,这次在下姜的零距离感受,让我明白了农业农村工作的不容易。”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学生董一芃感慨万千。

走红色路线、聆听红色故事、感受乡村振兴成果……在“大下姜”开展思政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北大师生收获满满。根据本次实践安排,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他们还将实地走访茶叶基地、莫岛蜂蜜养殖基地开展采茶制茶等农事技能学习,每天和村民一起劳动,同时深入了解“大下姜”联合体等创新发展模式。

“我们组织学生来下姜开展思政实践活动,是为了让他们进一步的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并且多向农民和农村干部学习。”实践团指导老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德英在林下劳动后告诉记者,今后北京大学每年暑期将安排学生团队来淳开展思政实践课程学习,让他们在这个梦开始的地方,收获对三农、对乡村振兴的新认识。

晚上8点,夜幕降临,下姜村里响着潺潺水声。傍溪的“下姜人家”大会议室内,经历了一天忙碌的北大师生依然兴奋,一场《之江新语》读书会热烈开展。师生都在,一批下姜村的农户也受邀参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声音一直响彻到深夜。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方俊勇 徐帆锦 记者 陈培  编辑:王帆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县市区频道 > 镇街汇

北大学生实践基地落户淳安,师生在“大下姜”田间地头寻找“两山”答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8-08 15:27:39

“为什么下姜村会被选为时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汛期水位这么高,你们是如何应对的?”“下姜村这么多老年人的生活是如何保障的?”8月7日下午4点,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淳安下姜村进行,提问的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十余名学生,回答问题的是下姜村的群众。

这群北大师生之所以走出课堂,走入“大下姜”的田间地头,为的是向下姜村村委和各领域负责人寻求心中一系列疑问的答案。就在前一日,北京大学思政实践课基地正式落户淳安,并选中“大下姜”作为主要阵地。“大下姜”也由此走出“深闺”,开始成为国内高等院校的教育实践基地。

“大下姜”有如此魅力,源于她和“两山”之间有特别的情缘。下姜村是浙江五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也是“两山论”的早期萌芽地,这些年来在全面推进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共赢、具有淳安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寻源,这是北大师生的首个心愿。下午时分,大家刚一来到“大下姜”,稍稍休息之后便直奔进薛家源码头。2003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正是从这里上岸,经过100多个盘山弯道颠簸,才来到下姜村。如今,码头一带依然草木青青,从码头到下姜村一路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码头到下姜村里,只需十分钟就能到!”薛家源村党总支书记王华明刚才感叹完毕,便被师生们拉着询问当时的情景。

离开薛家源码头,车辆沿着宽阔的柏油马路行驶了10 分钟,大家来到了位于下姜村的中药材基地。“这个黄精是帮助村民致富的一种林下中药材,最近几年发展不错。”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大家了解了“大下姜”林下经济的发展情况,还现场组织了一场林下劳动,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撸起袖子帮助农户挖除了大片杂草。“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以前生活在城里,只在新闻报道里和中药材种植接触过,这次在下姜的零距离感受,让我明白了农业农村工作的不容易。”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学生董一芃感慨万千。

走红色路线、聆听红色故事、感受乡村振兴成果……在“大下姜”开展思政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北大师生收获满满。根据本次实践安排,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他们还将实地走访茶叶基地、莫岛蜂蜜养殖基地开展采茶制茶等农事技能学习,每天和村民一起劳动,同时深入了解“大下姜”联合体等创新发展模式。

“我们组织学生来下姜开展思政实践活动,是为了让他们进一步的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并且多向农民和农村干部学习。”实践团指导老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德英在林下劳动后告诉记者,今后北京大学每年暑期将安排学生团队来淳开展思政实践课程学习,让他们在这个梦开始的地方,收获对三农、对乡村振兴的新认识。

晚上8点,夜幕降临,下姜村里响着潺潺水声。傍溪的“下姜人家”大会议室内,经历了一天忙碌的北大师生依然兴奋,一场《之江新语》读书会热烈开展。师生都在,一批下姜村的农户也受邀参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声音一直响彻到深夜。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方俊勇 徐帆锦 记者 陈培  编辑:王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