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 > 县市区频道 > 镇街汇

淳安浪川锔瓷:修补缺憾之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6-24 16:07:59

在王昌归家中的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三柄铁锤、五把铁钳,还有其它几十件各式各样的工具,它们不是为了破坏,而是用于修补。

王昌归是淳安县浪川乡芳梧村人,幼时随父亲走街串巷做“锔活”,修补锅碗瓢盆。几十年后,他重拾手艺,主要修补名贵瓷器,还在申请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他最大的希望,是在浪川建一座锔瓷业的产、学、研基地,并为家乡培养一批锔瓷人才。

让碎瓷片“复活”,靠的就是那份手感

瓷器碎裂成片,王昌归把它们拼回去,用的是长不到1厘米,宽不到3毫米的“锔钉”,还要折成恰当的角度。

在王昌归的工作台上,除了不少已经修好或尚未完工的瓷器,还有29把不重样的锔瓷工具。“这只是一部分,我还有一台可以调节转速的金刚钻,不在这里。”抽屉里还有一张一毫米厚的铜板,锔钉就是王昌归从铜板上剪下来的。若想锔得牢固,锔钉的质量至关重要。而锔钉的尺寸多少、角度如何,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每一次锔瓷都需要匠人临场发挥,考的是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眼光。

除了牢固,还有“美观”这个美学上的要求。在王昌归看来,锔过的瓷器,虽然不能说完美无缺,但却自有一种“破镜重圆”的残缺美,而这也是锔瓷艺人永恒的追求。锔瓷,一共有捧瓷、定位、钻孔、做锔钉、上锔钉、补缝、打磨抛光七个步骤。整个过程,钻孔和下钉是最难的部分,也是最关键的环节。王昌归觉得很难用语言讲出其中的诀窍,“还是看手感,做多了自然就会知道。”

他的桌上有一个高30厘米的直柱形花瓶,是他父亲闲暇时的作品。王昌归说花瓶至少已经锔好三十年了,上面的铁制锔钉已经布满锈迹,但花瓶依然坚固如初,滴水不漏。“我们现在已经不用铁锔钉了,一般用铜代替,就是为了避免生锈,但这个花瓶的钉都锈了也没有松动,一般人没有几十年的经验打不出这个巧劲儿。”

一把破碎的紫砂壶,让他重拾父亲传授的手艺

2008年,王昌归在深圳做字画生意。他的一个朋友不慎摔碎了一把珍贵的紫砂壶,四处寻找修壶匠人未果。就在他放弃希望,打算扔掉碎壶的时候,王昌归得知消息,连忙阻止了朋友:“我帮你修。”

说起来,王昌归不是专业干这个的。他父亲年轻时以锔锅碗瓢盆养家,因为身体有疾,扛不动沉重的工具,便带着王昌归一起走街串巷,满世界找活。从小学到初中,村里的孩子们放假了就在野地河滩上玩耍,王昌归则常常和父亲一起锔瓷,耳濡目染学会了一手锔活。直到今天,父亲当年用过的风箱、火盆、钳子等全套工具,王昌归都还小心地保存着。

“跟我父亲一起时,锔的都是脸盆、水缸等大物件。紫砂壶这么个精巧玩意还是第一次锔,说实话当时心里没什么底。”不过,正因为有挑战,反而激起了王昌归的劲头。手头没有工具,他跑遍了深圳的大街小巷,终于买到电动金刚钻。儿时的技艺早已生疏,他就摔了饭碗不断练习。半个多月后,当朋友手捧着锔好的紫砂壶啧啧称赞时,三十多岁的王昌归也重新拾起了当年父亲教他的手艺。

“我不愁没有市场,只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在英语中,“瓷器”和“中国”共享一个单词。这并非偶然的巧合,作为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瓷器不独具有实用价值,也是精美的工艺品,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它是古代中国的名片。

对于过去的中国人来说,瓷器不仅是生活的必需,也寄托着人文情怀。“惜物聚福,勤俭持家”的祖训,让老百姓珍视身边的每个瓷碗,每只茶壶,哪家孩子淘气不好好吃饭打碎了碗,常常是要结结实实挨一顿揍的。揍完了,母亲要细心地把每一片碎瓷捡起收好,等着村口响起锔瓷匠吆喝声的日子到来。

陶瓷很硬,但聪明古代匠人们发明了“金刚钻”与“锔钉”,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再用锔钉嵌住抓牢,使其恢复原样,锔瓷这门手艺便产生了,顺便诞生了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可以想见,在早年,锔瓷是一个颇有技术门槛的行当。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到了清代,有些达官贵人甚至特意将名贵的茶具酒器打碎,再找锔匠用金银铜材料锔钉起来,彰显自己的物件有不同之处。

锔瓷手艺自古就有民间和宫廷二分。民间匠人锔脸盆、水缸,宫廷匠人锔茶杯、酒盏。王昌归从前者出发,渐渐走近后者,但他认为两者都是宝贵的手艺和文化,没有什么高下之分。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富裕了,普通人家打碎了瓷碗大多也是直接丢掉,不会再去找锔匠。如今村中只有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认得那套锔瓷工具,许多年轻人连什么是锔瓷都不知道了。王昌归忧心,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有着千年传承、曾经创造了惊人艺术成果的锔瓷手艺,会逐渐被完全遗忘,中华文化会失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宝贵记忆。

去年4月,王昌归放下深圳的书画生意回到浪川老家,想在此建立一个锔瓷手艺的培训机构,并钻研更高层次的锔瓷艺术。今年6月13日,他带着一箱锔瓷作品走上了淳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舞台。他的儿子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文物修复,女儿和侄子也都在跟自己学习锔瓷,但他依然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喜欢上这门技艺。

“像用铜给茶盏包口这样的工艺,是机器做不了的,只能靠手工。如果招得到人,我打算先招收50名学徒,免费提供培训,年龄不限。比如乡里闲着的大叔大婶,可以来我这里学,学会了之后,也是多了一门可以赚钱的手艺。”王昌归说。

在物质日益丰富,物品日益低廉的今天,学锔瓷真的还有前景吗?王昌归对此倒是不担心:“锔瓷不光是修复,也是艺术,一种正视残缺、化解残缺的艺术。如今高端酒店不都讲究杯盏的美感吗?而锔瓷艺术创造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愁找不到市场,只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来源:杭州网  作者:通讯员 章安东 杨念先 方志隆  编辑:王帆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县市区频道 > 镇街汇

淳安浪川锔瓷:修补缺憾之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6-24 16:07:59

在王昌归家中的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三柄铁锤、五把铁钳,还有其它几十件各式各样的工具,它们不是为了破坏,而是用于修补。

王昌归是淳安县浪川乡芳梧村人,幼时随父亲走街串巷做“锔活”,修补锅碗瓢盆。几十年后,他重拾手艺,主要修补名贵瓷器,还在申请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他最大的希望,是在浪川建一座锔瓷业的产、学、研基地,并为家乡培养一批锔瓷人才。

让碎瓷片“复活”,靠的就是那份手感

瓷器碎裂成片,王昌归把它们拼回去,用的是长不到1厘米,宽不到3毫米的“锔钉”,还要折成恰当的角度。

在王昌归的工作台上,除了不少已经修好或尚未完工的瓷器,还有29把不重样的锔瓷工具。“这只是一部分,我还有一台可以调节转速的金刚钻,不在这里。”抽屉里还有一张一毫米厚的铜板,锔钉就是王昌归从铜板上剪下来的。若想锔得牢固,锔钉的质量至关重要。而锔钉的尺寸多少、角度如何,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每一次锔瓷都需要匠人临场发挥,考的是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眼光。

除了牢固,还有“美观”这个美学上的要求。在王昌归看来,锔过的瓷器,虽然不能说完美无缺,但却自有一种“破镜重圆”的残缺美,而这也是锔瓷艺人永恒的追求。锔瓷,一共有捧瓷、定位、钻孔、做锔钉、上锔钉、补缝、打磨抛光七个步骤。整个过程,钻孔和下钉是最难的部分,也是最关键的环节。王昌归觉得很难用语言讲出其中的诀窍,“还是看手感,做多了自然就会知道。”

他的桌上有一个高30厘米的直柱形花瓶,是他父亲闲暇时的作品。王昌归说花瓶至少已经锔好三十年了,上面的铁制锔钉已经布满锈迹,但花瓶依然坚固如初,滴水不漏。“我们现在已经不用铁锔钉了,一般用铜代替,就是为了避免生锈,但这个花瓶的钉都锈了也没有松动,一般人没有几十年的经验打不出这个巧劲儿。”

一把破碎的紫砂壶,让他重拾父亲传授的手艺

2008年,王昌归在深圳做字画生意。他的一个朋友不慎摔碎了一把珍贵的紫砂壶,四处寻找修壶匠人未果。就在他放弃希望,打算扔掉碎壶的时候,王昌归得知消息,连忙阻止了朋友:“我帮你修。”

说起来,王昌归不是专业干这个的。他父亲年轻时以锔锅碗瓢盆养家,因为身体有疾,扛不动沉重的工具,便带着王昌归一起走街串巷,满世界找活。从小学到初中,村里的孩子们放假了就在野地河滩上玩耍,王昌归则常常和父亲一起锔瓷,耳濡目染学会了一手锔活。直到今天,父亲当年用过的风箱、火盆、钳子等全套工具,王昌归都还小心地保存着。

“跟我父亲一起时,锔的都是脸盆、水缸等大物件。紫砂壶这么个精巧玩意还是第一次锔,说实话当时心里没什么底。”不过,正因为有挑战,反而激起了王昌归的劲头。手头没有工具,他跑遍了深圳的大街小巷,终于买到电动金刚钻。儿时的技艺早已生疏,他就摔了饭碗不断练习。半个多月后,当朋友手捧着锔好的紫砂壶啧啧称赞时,三十多岁的王昌归也重新拾起了当年父亲教他的手艺。

“我不愁没有市场,只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在英语中,“瓷器”和“中国”共享一个单词。这并非偶然的巧合,作为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瓷器不独具有实用价值,也是精美的工艺品,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它是古代中国的名片。

对于过去的中国人来说,瓷器不仅是生活的必需,也寄托着人文情怀。“惜物聚福,勤俭持家”的祖训,让老百姓珍视身边的每个瓷碗,每只茶壶,哪家孩子淘气不好好吃饭打碎了碗,常常是要结结实实挨一顿揍的。揍完了,母亲要细心地把每一片碎瓷捡起收好,等着村口响起锔瓷匠吆喝声的日子到来。

陶瓷很硬,但聪明古代匠人们发明了“金刚钻”与“锔钉”,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再用锔钉嵌住抓牢,使其恢复原样,锔瓷这门手艺便产生了,顺便诞生了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可以想见,在早年,锔瓷是一个颇有技术门槛的行当。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到了清代,有些达官贵人甚至特意将名贵的茶具酒器打碎,再找锔匠用金银铜材料锔钉起来,彰显自己的物件有不同之处。

锔瓷手艺自古就有民间和宫廷二分。民间匠人锔脸盆、水缸,宫廷匠人锔茶杯、酒盏。王昌归从前者出发,渐渐走近后者,但他认为两者都是宝贵的手艺和文化,没有什么高下之分。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富裕了,普通人家打碎了瓷碗大多也是直接丢掉,不会再去找锔匠。如今村中只有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认得那套锔瓷工具,许多年轻人连什么是锔瓷都不知道了。王昌归忧心,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有着千年传承、曾经创造了惊人艺术成果的锔瓷手艺,会逐渐被完全遗忘,中华文化会失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宝贵记忆。

去年4月,王昌归放下深圳的书画生意回到浪川老家,想在此建立一个锔瓷手艺的培训机构,并钻研更高层次的锔瓷艺术。今年6月13日,他带着一箱锔瓷作品走上了淳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舞台。他的儿子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文物修复,女儿和侄子也都在跟自己学习锔瓷,但他依然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喜欢上这门技艺。

“像用铜给茶盏包口这样的工艺,是机器做不了的,只能靠手工。如果招得到人,我打算先招收50名学徒,免费提供培训,年龄不限。比如乡里闲着的大叔大婶,可以来我这里学,学会了之后,也是多了一门可以赚钱的手艺。”王昌归说。

在物质日益丰富,物品日益低廉的今天,学锔瓷真的还有前景吗?王昌归对此倒是不担心:“锔瓷不光是修复,也是艺术,一种正视残缺、化解残缺的艺术。如今高端酒店不都讲究杯盏的美感吗?而锔瓷艺术创造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愁找不到市场,只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来源:杭州网  作者:通讯员 章安东 杨念先 方志隆  编辑:王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