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 > 县市区频道 > 镇街汇

潜心雕刻60余载,翠苑街道藏着这样一位精工雕琢的匠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6-03 09:40:39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藏着一位精工雕琢的大师郑胜宁,他是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十佳民间艺人……潜心雕刻60余载的郑胜宁成绩斐然,他擅长黄杨木雕、根雕和城市雕塑等,作品多次获全国金奖。

此外,郑胜宁还是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黄杨木雕(杭州木雕雕刻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杨木雕注重精雕细琢,工序细腻繁多,构思、制作泥塑、选择材料、凿打粗胚、镂雕实胚、细部修理、擦砂磨光……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创作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凝聚着匠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精雕细琢 传统中创新

在传承性大于创新性的传统艺术中,郑胜宁的木雕艺术却呈现了一种别样的新意。潜心思考,反复雕琢修改,郑胜宁对作品的精益求精达到了极致。“要自己创新 不能跟在人家背后,不仅创作的想法要好,质量同样要比别人好。”郑胜宁在黄杨木雕制作过程中一般只打柸两件,“不多做,多了都是重复的,独一无二的才是最好的。”

雕刻是一门与耐心、细心、恒心博弈的艺术。“有时候在雕刻过程中,木材出现裂缝了,就得重新选材重新雕刻。”郑胜宁介绍道,他的工作室地面上放着一个出现裂缝的未完工的作品,这是他徒弟的根雕作品《钟馗》,已初具雏形,却因雕刻中出现木材裂缝而前功尽弃。

在一般人的理念里,选材应选择优美完整的木料,而郑胜宁更偏爱残缺的、不完整的木料,甚至最好有点虫蛀的、烂掉的,“这样的东西一般不会再裂,纹理方面就比较丰富,这些都是天然的东西,手工做都做不出来。”

工作室门口摆放的郑胜宁根雕作品《苏东坡》,面部经过精心雕刻,飘飘长髯,表情雍容平和,而身体部分一袭卓然长袍,一身傲骨皆由自然造化。郑胜宁表示:“这就是因为常年溪流的浸染冲刷,洗出了丰富的纹理。”

深入基层 感悟生活气息

近年来,黄杨木雕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吸收现代雕塑的写实手法,注重作品的体感、质感和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郑胜宁在创作过程十分注重精工写实和生活气息,常会实地考察,细细观察和品悟其形态和意蕴。

自唐代开始就有三十六行的记载,这些曾经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各种行当及民间劳动者的形象,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职业特征和文化习俗,具有无法估量的精神和文化价值。

修鞋、补碗、炼铁、雕刻……郑胜宁曾花大量心血创作了《三十六行》组雕,通过新颖的构思和娴熟的手法及技巧,重塑逐渐在历史发展中淡出我们的视野的劳动者,留住了他们的神韵和精神。

“每个作品都是有故事的。”组雕中长水壶茶艺《仙人指路》的背后,是郑胜宁特地跑到河坊街的茶楼去实地观察学习长嘴壶茶艺。两人同行,两顿茶钱,倒茶的小伙热情配合,当即摆出倒茶动作,动作干练而又颇具观赏性。郑胜宁细细观察和询问,一一拍照记录。“正面、侧面都拍了照片,都很有味道,这个作品做出来自己也挺满意的。”也正是郑胜宁前期的构思和实践,诞生了优秀作品《仙人指路》。

为了创作组雕中的《人勤春来早》,郑胜宁同样花费了大量心思和时间。一开始,郑胜宁先通过网络大量查找牛拉犁的图片,但都觉得不太行,细节方面、操作方面和使用技巧都不了解。

“现在能看到的犁比较少了,而且北方和南方的犁有区别,网上找的图片怎么看都不太清爽。”为此,郑胜宁专门来到一个还有牛耕田的村子去观察请教。向村民们说明来意后,他们同样非常热情地配合郑胜宁。南方的犁长什么样子,要怎么背,怎么使用……郑胜宁的疑惑一一得到解答,通过实践,他的雕刻作品生动真实地刻画出了一副“人逢春来早”的农忙景象。

“要深入基层才能做出来。”郑胜宁强调,“直接网上看看,没亲眼见过观察过,这样雕刻出来的东西是不真实的,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你这不对,犁不是这么背的。”

工匠精神,就是要精益求精,这就是郑胜宁从事雕刻60余年来最深、最朴实的感受。

来源:杭州网  作者:见习记者 吴雨婷  编辑:王帆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县市区频道 > 镇街汇

潜心雕刻60余载,翠苑街道藏着这样一位精工雕琢的匠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6-03 09:40:39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藏着一位精工雕琢的大师郑胜宁,他是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十佳民间艺人……潜心雕刻60余载的郑胜宁成绩斐然,他擅长黄杨木雕、根雕和城市雕塑等,作品多次获全国金奖。

此外,郑胜宁还是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黄杨木雕(杭州木雕雕刻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杨木雕注重精雕细琢,工序细腻繁多,构思、制作泥塑、选择材料、凿打粗胚、镂雕实胚、细部修理、擦砂磨光……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创作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凝聚着匠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精雕细琢 传统中创新

在传承性大于创新性的传统艺术中,郑胜宁的木雕艺术却呈现了一种别样的新意。潜心思考,反复雕琢修改,郑胜宁对作品的精益求精达到了极致。“要自己创新 不能跟在人家背后,不仅创作的想法要好,质量同样要比别人好。”郑胜宁在黄杨木雕制作过程中一般只打柸两件,“不多做,多了都是重复的,独一无二的才是最好的。”

雕刻是一门与耐心、细心、恒心博弈的艺术。“有时候在雕刻过程中,木材出现裂缝了,就得重新选材重新雕刻。”郑胜宁介绍道,他的工作室地面上放着一个出现裂缝的未完工的作品,这是他徒弟的根雕作品《钟馗》,已初具雏形,却因雕刻中出现木材裂缝而前功尽弃。

在一般人的理念里,选材应选择优美完整的木料,而郑胜宁更偏爱残缺的、不完整的木料,甚至最好有点虫蛀的、烂掉的,“这样的东西一般不会再裂,纹理方面就比较丰富,这些都是天然的东西,手工做都做不出来。”

工作室门口摆放的郑胜宁根雕作品《苏东坡》,面部经过精心雕刻,飘飘长髯,表情雍容平和,而身体部分一袭卓然长袍,一身傲骨皆由自然造化。郑胜宁表示:“这就是因为常年溪流的浸染冲刷,洗出了丰富的纹理。”

深入基层 感悟生活气息

近年来,黄杨木雕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吸收现代雕塑的写实手法,注重作品的体感、质感和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郑胜宁在创作过程十分注重精工写实和生活气息,常会实地考察,细细观察和品悟其形态和意蕴。

自唐代开始就有三十六行的记载,这些曾经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各种行当及民间劳动者的形象,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职业特征和文化习俗,具有无法估量的精神和文化价值。

修鞋、补碗、炼铁、雕刻……郑胜宁曾花大量心血创作了《三十六行》组雕,通过新颖的构思和娴熟的手法及技巧,重塑逐渐在历史发展中淡出我们的视野的劳动者,留住了他们的神韵和精神。

“每个作品都是有故事的。”组雕中长水壶茶艺《仙人指路》的背后,是郑胜宁特地跑到河坊街的茶楼去实地观察学习长嘴壶茶艺。两人同行,两顿茶钱,倒茶的小伙热情配合,当即摆出倒茶动作,动作干练而又颇具观赏性。郑胜宁细细观察和询问,一一拍照记录。“正面、侧面都拍了照片,都很有味道,这个作品做出来自己也挺满意的。”也正是郑胜宁前期的构思和实践,诞生了优秀作品《仙人指路》。

为了创作组雕中的《人勤春来早》,郑胜宁同样花费了大量心思和时间。一开始,郑胜宁先通过网络大量查找牛拉犁的图片,但都觉得不太行,细节方面、操作方面和使用技巧都不了解。

“现在能看到的犁比较少了,而且北方和南方的犁有区别,网上找的图片怎么看都不太清爽。”为此,郑胜宁专门来到一个还有牛耕田的村子去观察请教。向村民们说明来意后,他们同样非常热情地配合郑胜宁。南方的犁长什么样子,要怎么背,怎么使用……郑胜宁的疑惑一一得到解答,通过实践,他的雕刻作品生动真实地刻画出了一副“人逢春来早”的农忙景象。

“要深入基层才能做出来。”郑胜宁强调,“直接网上看看,没亲眼见过观察过,这样雕刻出来的东西是不真实的,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你这不对,犁不是这么背的。”

工匠精神,就是要精益求精,这就是郑胜宁从事雕刻60余年来最深、最朴实的感受。

来源:杭州网  作者:见习记者 吴雨婷  编辑:王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