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村志》首发 有关石桥的大事记与乡愁这里都有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6-16 09:15:21

《石桥村志》首发

101岁石桥老人亲临现场 手捧《石桥村志》

首发式现场进行授书仪式

一座石桥,穿越过百年风云;一湖桃花漾,沉淀着古今繁华; 一册《石桥村志》,记载了石桥的历史变迁与记忆乡愁。

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带走的是水泥砖瓦,带不走的是岁月变迁中一方水土孕育而生的风土人情。为了在大拆大建中留住乡愁,在城中村改造伊始,下城区石桥街道决定同步开展编纂村志丛书的记录工作,在近8个月的时间内,石桥、杨家、华丰、永丰社区纷纷开展“抢救式”记录,在房屋拆除之前,挨家挨户为辖区内每一户居民留下与老房子的合影,并将每一位石桥人的名字铅字成印,印刻在记录石桥历史的方志之中。

6月15日,作为下城区石桥街道村志丛书系列的“第一炮”,《石桥村志》正式对外首发。听闻自家的书要发售了,石桥居民们不约而同,如候鸟归巢般的,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参加新书首发仪式,共同见证石桥社区发展史上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

《石桥村志》全书共十三章,33万5千余字记载了石桥大事记、经济建设、村风民俗、石桥人物、记住乡愁、城中村连片改造等章节内容,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改革开放40周年,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年轻石桥人也可以阅读到这本记录自己家乡的书籍,《石桥村志》内还加入了阅读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在外学习工作的石桥人便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此书。

“老寿,你看这不是你家的两层平房吗?”“这不就是老沈家门口前的老石桥?”手捧着新鲜出炉的《石桥村志》,88岁的石桥老人杨耀灿显得有些激动。

激动的不止杨耀灿老人一个,记者翻了翻《石桥村志》,发现在第三章“村民”页面中有密密麻麻的好几页小字,仔细一看,上面一一记载着坐落在石桥的11个农居点苑区每一位户主的姓名,现场,不少村民一边在上面用手指头点着自己的名字,还眯着眼互相找找隔壁邻居家的名字在哪里。

一箭春水开明镜,两岸桃花夹彩虹。这是明朝通济桥桥碑上所描述的石桥之貌,因古通济桥桥基以石砌筑,故俗称石桥。《石桥村志》中明确解释了石桥村的名字由来。据记载,石桥村是古代杭城北部十分重要且发达的农耕文化源,特别是它的桃花文化,成为遥望西湖之皋亭十景之一,曾有“超山赏梅,皋亭观桃”之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往今来,石桥桃花漾上养育了不少高寿老人。钻石婚夫妇许正芳爷爷和沈阿香奶奶,尽管今年都是九十几的人了,仍然坚持在家人的陪同下参加这个意义非凡的盛会,沈奶奶说,想让定居在国外的孙子看看家乡变化。“虽然孙子长居在外,但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101岁老人沈葵英作为石桥社区最年长的老人,可以说是石桥历史的见证人,在她的百年记忆里,石桥就好似她的孩子,眼看着它从一个零散小村落发展成如今高楼矗立、产业富足的亿元村。由于行动不便,今天的新书首发仪式沈奶奶本想让儿媳妇邱阿姨代表参加,但临到活动开始前,沈奶奶决定还是自己亲自过来看一看。“书里有我,有我们石桥,我当然要来看看咯。”沈奶奶捧着手里的《石桥村志》说。

据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利民介绍,接下来,四村连片拆迁中的其他三个社区华丰村、永丰村和杨家村的村志也将陆续出炉,“我们希望,能为石桥的子子孙孙们留下更多乡愁记忆、浓浓的乡情。”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曹青青 通讯员 杨炜莉 方媛  编辑:郑海云

《石桥村志》首发 有关石桥的大事记与乡愁这里都有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6-16 09:15:21

《石桥村志》首发

101岁石桥老人亲临现场 手捧《石桥村志》

首发式现场进行授书仪式

一座石桥,穿越过百年风云;一湖桃花漾,沉淀着古今繁华; 一册《石桥村志》,记载了石桥的历史变迁与记忆乡愁。

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带走的是水泥砖瓦,带不走的是岁月变迁中一方水土孕育而生的风土人情。为了在大拆大建中留住乡愁,在城中村改造伊始,下城区石桥街道决定同步开展编纂村志丛书的记录工作,在近8个月的时间内,石桥、杨家、华丰、永丰社区纷纷开展“抢救式”记录,在房屋拆除之前,挨家挨户为辖区内每一户居民留下与老房子的合影,并将每一位石桥人的名字铅字成印,印刻在记录石桥历史的方志之中。

6月15日,作为下城区石桥街道村志丛书系列的“第一炮”,《石桥村志》正式对外首发。听闻自家的书要发售了,石桥居民们不约而同,如候鸟归巢般的,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参加新书首发仪式,共同见证石桥社区发展史上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

《石桥村志》全书共十三章,33万5千余字记载了石桥大事记、经济建设、村风民俗、石桥人物、记住乡愁、城中村连片改造等章节内容,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改革开放40周年,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年轻石桥人也可以阅读到这本记录自己家乡的书籍,《石桥村志》内还加入了阅读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在外学习工作的石桥人便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此书。

“老寿,你看这不是你家的两层平房吗?”“这不就是老沈家门口前的老石桥?”手捧着新鲜出炉的《石桥村志》,88岁的石桥老人杨耀灿显得有些激动。

激动的不止杨耀灿老人一个,记者翻了翻《石桥村志》,发现在第三章“村民”页面中有密密麻麻的好几页小字,仔细一看,上面一一记载着坐落在石桥的11个农居点苑区每一位户主的姓名,现场,不少村民一边在上面用手指头点着自己的名字,还眯着眼互相找找隔壁邻居家的名字在哪里。

一箭春水开明镜,两岸桃花夹彩虹。这是明朝通济桥桥碑上所描述的石桥之貌,因古通济桥桥基以石砌筑,故俗称石桥。《石桥村志》中明确解释了石桥村的名字由来。据记载,石桥村是古代杭城北部十分重要且发达的农耕文化源,特别是它的桃花文化,成为遥望西湖之皋亭十景之一,曾有“超山赏梅,皋亭观桃”之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往今来,石桥桃花漾上养育了不少高寿老人。钻石婚夫妇许正芳爷爷和沈阿香奶奶,尽管今年都是九十几的人了,仍然坚持在家人的陪同下参加这个意义非凡的盛会,沈奶奶说,想让定居在国外的孙子看看家乡变化。“虽然孙子长居在外,但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101岁老人沈葵英作为石桥社区最年长的老人,可以说是石桥历史的见证人,在她的百年记忆里,石桥就好似她的孩子,眼看着它从一个零散小村落发展成如今高楼矗立、产业富足的亿元村。由于行动不便,今天的新书首发仪式沈奶奶本想让儿媳妇邱阿姨代表参加,但临到活动开始前,沈奶奶决定还是自己亲自过来看一看。“书里有我,有我们石桥,我当然要来看看咯。”沈奶奶捧着手里的《石桥村志》说。

据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利民介绍,接下来,四村连片拆迁中的其他三个社区华丰村、永丰村和杨家村的村志也将陆续出炉,“我们希望,能为石桥的子子孙孙们留下更多乡愁记忆、浓浓的乡情。”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曹青青 通讯员 杨炜莉 方媛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