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杭网策划 区县热点 舆情观察室 区县(市)特写 镇街汇 社区微新闻
当前位置: 杭州网> 县市区频道> 区县(市)特写> 人文·景区
三墩竹编,杭州菜篮子的老手艺
2014-05-21 15:43    杭州网

 
虾龙圩也许难逃失传的命运

 
老人们告诉记者,那时候竹编是谋生的手段,村里男女老少都得会

朱奶奶手艺不减当年

比赛现场,吸引了不少社区居民

 

这就是被称为“杭州篮”的菜篮子

  杭州网讯 小时候跟着长辈去菜市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外婆提着的菜篮子。如今,环保已经成为了共识,而在菜市场里最环保的菜篮子却依旧不见踪影,更令人遗憾的是,编菜篮子的手艺,也快成为“绝技”了。

    今天上午,在三墩镇望月社区的小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虾龙圩竹编技艺大赛正在举行。望月社区属于三墩镇虾龙圩地区,而虾龙圩竹编技艺则已经成为了西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三墩镇文化站介绍,目前这项技艺还正在申报市里的非遗项目。

    参加比赛的朱奶奶是年龄最大的选手,今年已经快80岁了,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手法却依然麻利。朱奶奶告诉记者,所谓的菜篮子在虾龙圩被叫做“杭州篮”,老底子,杭州的菜篮子十有八九都是虾龙圩出去的手艺。

    “一个杭州篮编编最多也就2个小时吧。”朱奶奶说。

    三墩的竹编技艺自明清开始,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当地居民已传承了三四十代。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

    社区工作人员说,如今在虾龙圩能做竹编的大概也只有20户人家,而且年龄都已经在50岁以上了,“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以后很可能就没人会了。”

    也正因为这样,三墩镇才决定举办竹编比赛,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这项即将失传的手艺。

    据介绍,虾龙圩竹编采用的材料是冬天砍伐的本地早竹,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有寿命长、韧性较好的特点,产品不但美观大方,而且结实耐用。

  关于虾龙圩(wéi)竹编

  虾龙圩,这“龙”其实是“笼”。“虾笼”是捕捉河虾的竹笼。虾龙圩是三墩采用竹编工艺最早的地方,它的竹编文化始于明朝。

  传当年朱元璋、刘伯温下江南,行至三墩虾龙圩村时,刘伯温看风水,说这里要出皇帝与大官。于是朱元璋下令在村边开凿河道,意是砍断“王龙”背脊。同时,又下令建造二座桥,一座叫文星桥,一座叫武星桥,给千人踏万人跨,破掉风水。桥造好了,刘伯温一看又不好,虾龙圩的“虾龙”也就是“龙虾”,“龙虾”要顺河水游掉,那就是说这村庄保不住,村民要遭灭顶之灾。他下令村民们用捉鱼虾的工具——竹编鱼笼,罩在河水通道口收住,意思是不让龙虾流走。

  这个传说使得虾龙圩的竹编鱼笼出了名。该村的庾家坝盛产圆顶笠帽,具传也是从朱元璋起兵时使用的盾牌演变而来的,而被称为“笠帽城”。之后,这个竹编技艺逐步扩大到编织茧篮、笋篮、菜篮、茶篓、鱼篰、叶篰、诱虾笼等多种竹制品。三墩虾龙圩竹篮是实用性竹篮。有丝篮、菜篮、腰子篮、毛土大等四种。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王帆 通讯员 凌亲    编辑:徐洁    
杭州首个“公益伙伴日”热闹开场
  5月12日下午,江干区凯旋街道举办的“首届公益伙伴日”活动热闹开场,14个社区的社会组织及10家专业机构集体亮相。 ... [详细>>]
[建德] 建德全省首试“五水共治”定向融资产品
[西湖] 三墩竹编,杭州菜篮子的老手艺
[上城] 南山路艺术节5月27日开幕
[拱墅] 小河街道首推“城管议事厅”
[上城] 东平巷社区“百事帮” 破解物管难题
[江干] 69岁汪大爷定制养老院个性攻略
[西湖] 走村不落户助望月社区服务升级2.0版
[江干] 杭州贴沙河边安装“电子眼”
· 住户凿穿客厅楼板 西湖区回迁房质量遭疑
· 江干九号港河3年前参评最美河道 臭气熏天
· 18日夜游西湖的那对外国情侣 快来拿你...
· 笕桥污水泵站年底建成 石桥多个小区排...
· 杭州地铁4号线施工致富春路小面积塌陷
· 华星路97号附近河道没有护栏 居民心里...
· 翠苑二区临时停车场收费太高遭投诉
· 西湖区竞舟路路段没门牌 让人找不到北
[拱墅] 小河街道首推“城管议事厅”
[西湖] 翠苑街道青年白领服饰搭配PK赛
[江干] 杭州首个“公益伙伴日”热闹开场
[江干] 笕桥镇积极发展文化养老 上演越剧银...
[西湖] 九曲红梅茶文化展示馆开馆
[西湖] 文新全市首开社区卫生APP
[西湖] 转塘街道为民办事不嫌“小题大做”
[西湖] 古荡率先推出街道版人才新政
 
杭州网区县(市)频道编辑部
电话: 0571 - 85053967
杭州网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电话: 0571 - 87008299
线索投稿hzwqxs@hangzhou.com.cn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